JWC-32B乌氏粘度测定仪
一、概述
JWC-32B乌氏粘度测定仪采用分体式全封闭风冷压缩机组制冷,降温速度快,不需外接冷水源,而且制冷机组与测试仪器分体;仪器温度LED数显,PID自动控制,数显分辨率高,操作简便,是新一代制冷型乌氏粘度测定仪器。
二、主要技术指标
1.1 温度范围:10~90.00℃
1.2 温度波动度:±0.02℃
1.3 数显分辨率:0.01℃
1.4 圆缸尺寸:Φ300×300(深)mm
1.5 二个垂直面透明,一次可挂2支粘度计
1.6 电源:220V、50Hz、2KVA
1.7 配粘度计夹具2个。
四、使用方法
1 使用注意事项:在开机状态下,必须有操作人员在场,严禁机开人离!
1.1 缸内应加满液体介质,在“电源”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,液面不能低于工作台板40mm,否则通电工作时会损坏电加热器。
1.2 对于不同的工作温度,应选用不同的液体介质。当测试温度<85℃时,液体介质应采用蒸馏水(或纯净水),当测试温度≥85℃时,液体介质应采用甘油或液体石腊。
1.3 使用电源为50Hz、220V、2KVA,电源必须有可靠的“接地”装置。
1.4 压缩机制冷,再次启动时间间隔至少大于8分钟。
1.5 使用完毕,所有开关置关机状态,拨下电源插头。
1.6 仪器应放置在牢固、通风的平台上,左右前后离开障碍物(300~400)mm距离,仪器放平后用扳手拧松压缩机组与测试仪之间连接板上的4枚M5螺钉,使压缩机与测试仪适当分离(3~5)mm距离,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压缩机工作时对测试仪的影响。注意:在重新搬动仪器位置时,应先把4枚M5螺钉拧紧,以防制冷管道损坏或断裂,仪器重新安置后可再次把4枚M5螺钉拧松。 尽量不要分离测试仪 .
2 操作步骤:
2.1 当工作温度(tG)高于环境温度(tR)+8℃时,不需开启压缩机制冷,操作步骤为:
a. 开启“电源”开关,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,微机智能控制仪进入自检过程,此过程约3秒钟后自动完成。(注意:此时请不要按动设置键。)
完成上述自动转换后,PC-152型控制仪开始显示温度测量值及温度设定值,上排显示窗红色数字为温度测量值,下排显示窗红色数字为温度设定值。
b. 开启“循环”开关,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搅拌器开始工作。
c. 设定恒温槽工作温度数值:
此时设定所需工作温度,当下排显示窗的数值变成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数值后,恒温槽工作温度即设定完成。随后恒温槽就按照设定的工作温度值进行自动控制。
d. 当控制仪上排窗口红色数字显示的工作温度稳定后,即可进行实验或测试。
例:设定工作温度为tG=20.00℃,待上窗口红色数字显示值达到20.00℃左右稳定后,对照粘度温度计示值,如果粘度温度计示值稳定在19.80℃左右,此时设定温度与粘度温度计实际温度相差0.20℃,只要把温控器下窗口设定值增加0.20℃,
即tG=20.00+0.20=20.20℃,稳定一段时间后,运粘度温度计示值即为20.00℃左右。
同样,如果粘度温度计示值为20.20℃时,则把设定值减少0.20℃,即tG设定至19.80℃,一段时间后,温度计示值即为20.00℃左右。
2.2 当工作温度(tG)低于环境温度(tR)+8℃时,需开启压缩机制冷,操作步骤为:
a. 开启“电源”开关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控制仪经过约3秒钟后开始显示温度测量值及温度设定值,上排显示窗口红色数字为温度测量值,下排显示窗口红色数字为温度设定值;开启“循环”开关,此时搅拌器工作;开启“制冷”开关,此时压缩机开始制冷。
b. 设定恒温槽工作温度数值:
此时设定所需工作温度,当下排显示窗的数值变成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数值后,恒温槽工作温度即设定完成。随后恒温槽就按照设定的工作温度值进行自动控制。
c. 当控制仪上排窗口红色数字显示的工作温度稳定后,即可进行实验
2.3 毛细管粘度计固定采用弹性夹紧装置,装夹时只要轻轻转动至所需位置即可,此时粘度计被夹紧。
2.4 粘度计垂直度调整方法:可采用随机附带的有线坠子做铅垂线,通过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后,调节夹紧装置即可。
2.5 当工作温度“tG”小于室内环境温度且室内湿度较大时,玻璃内胆表面可能会出现凝露现象,此时只要将正面有机玻璃外门拉开,用干燥纸巾或毛巾擦拭玻璃缸外表面即可。
3 PC-152微机智能控制系统仪表的各功能详细说明。
3.1 控制参数改变方式
按“
”键4秒钟以上,上排显示控制参数的提示符,按“∧”或“∨”键,使下排显示为所需要的值。继续按“
”键,上排依次显示各参数的提示符,按“∧”或“∨”键,使各控制参数为所需要的值。再按“
”键直至回到标准显示模式即上窗口显示温度测量值,下窗口显示温度设定值。
液体介质调换方法:
玻璃缸内液体介质更换可用一根橡皮软管及一只橡皮吸耳球,将橡皮软管一端浸入玻璃缸内液体介质中,另一端放在玻璃缸外接水器中,且接水器位置要低于玻璃缸内液位最低处。用力捏紧吸耳球,将吸耳球中的空气挤压出外,塞入橡皮软管外端,放松吸耳球,同时将吸耳球从橡皮软管中抽出,此时玻璃缸内的液体将从橡皮软管中流出至接水器中。
注意:更换液体介质时,不可将仪器倒置。
JWC-32B乌氏粘度测定仪采用分体式全封闭风冷压缩机组制冷,降温速度快,不需外接冷水源,而且制冷机组与测试仪器分体;仪器温度LED数显,PID自动控制,数显分辨率高,操作简便,是新一代制冷型乌氏粘度测定仪器。
二、主要技术指标
1.1 温度范围:10~90.00℃
1.2 温度波动度:±0.02℃
1.3 数显分辨率:0.01℃
1.4 圆缸尺寸:Φ300×300(深)mm
1.5 二个垂直面透明,一次可挂2支粘度计
1.6 电源:220V、50Hz、2KVA
1.7 配粘度计夹具2个。
四、使用方法
1 使用注意事项:在开机状态下,必须有操作人员在场,严禁机开人离!
1.1 缸内应加满液体介质,在“电源”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,液面不能低于工作台板40mm,否则通电工作时会损坏电加热器。
1.2 对于不同的工作温度,应选用不同的液体介质。当测试温度<85℃时,液体介质应采用蒸馏水(或纯净水),当测试温度≥85℃时,液体介质应采用甘油或液体石腊。
1.3 使用电源为50Hz、220V、2KVA,电源必须有可靠的“接地”装置。
1.4 压缩机制冷,再次启动时间间隔至少大于8分钟。
1.5 使用完毕,所有开关置关机状态,拨下电源插头。
1.6 仪器应放置在牢固、通风的平台上,左右前后离开障碍物(300~400)mm距离,仪器放平后用扳手拧松压缩机组与测试仪之间连接板上的4枚M5螺钉,使压缩机与测试仪适当分离(3~5)mm距离,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压缩机工作时对测试仪的影响。注意:在重新搬动仪器位置时,应先把4枚M5螺钉拧紧,以防制冷管道损坏或断裂,仪器重新安置后可再次把4枚M5螺钉拧松。 尽量不要分离测试仪 .
2 操作步骤:
2.1 当工作温度(tG)高于环境温度(tR)+8℃时,不需开启压缩机制冷,操作步骤为:
a. 开启“电源”开关,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,微机智能控制仪进入自检过程,此过程约3秒钟后自动完成。(注意:此时请不要按动设置键。)
完成上述自动转换后,PC-152型控制仪开始显示温度测量值及温度设定值,上排显示窗红色数字为温度测量值,下排显示窗红色数字为温度设定值。
b. 开启“循环”开关,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搅拌器开始工作。
c. 设定恒温槽工作温度数值:
此时设定所需工作温度,当下排显示窗的数值变成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数值后,恒温槽工作温度即设定完成。随后恒温槽就按照设定的工作温度值进行自动控制。
d. 当控制仪上排窗口红色数字显示的工作温度稳定后,即可进行实验或测试。
例:设定工作温度为tG=20.00℃,待上窗口红色数字显示值达到20.00℃左右稳定后,对照粘度温度计示值,如果粘度温度计示值稳定在19.80℃左右,此时设定温度与粘度温度计实际温度相差0.20℃,只要把温控器下窗口设定值增加0.20℃,
即tG=20.00+0.20=20.20℃,稳定一段时间后,运粘度温度计示值即为20.00℃左右。
同样,如果粘度温度计示值为20.20℃时,则把设定值减少0.20℃,即tG设定至19.80℃,一段时间后,温度计示值即为20.00℃左右。
2.2 当工作温度(tG)低于环境温度(tR)+8℃时,需开启压缩机制冷,操作步骤为:
a. 开启“电源”开关使开关处于“ON”位置,此时控制仪经过约3秒钟后开始显示温度测量值及温度设定值,上排显示窗口红色数字为温度测量值,下排显示窗口红色数字为温度设定值;开启“循环”开关,此时搅拌器工作;开启“制冷”开关,此时压缩机开始制冷。
b. 设定恒温槽工作温度数值:
此时设定所需工作温度,当下排显示窗的数值变成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数值后,恒温槽工作温度即设定完成。随后恒温槽就按照设定的工作温度值进行自动控制。
c. 当控制仪上排窗口红色数字显示的工作温度稳定后,即可进行实验
2.3 毛细管粘度计固定采用弹性夹紧装置,装夹时只要轻轻转动至所需位置即可,此时粘度计被夹紧。
2.4 粘度计垂直度调整方法:可采用随机附带的有线坠子做铅垂线,通过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后,调节夹紧装置即可。
2.5 当工作温度“tG”小于室内环境温度且室内湿度较大时,玻璃内胆表面可能会出现凝露现象,此时只要将正面有机玻璃外门拉开,用干燥纸巾或毛巾擦拭玻璃缸外表面即可。
3 PC-152微机智能控制系统仪表的各功能详细说明。
3.1 控制参数改变方式
按“



液体介质调换方法:
玻璃缸内液体介质更换可用一根橡皮软管及一只橡皮吸耳球,将橡皮软管一端浸入玻璃缸内液体介质中,另一端放在玻璃缸外接水器中,且接水器位置要低于玻璃缸内液位最低处。用力捏紧吸耳球,将吸耳球中的空气挤压出外,塞入橡皮软管外端,放松吸耳球,同时将吸耳球从橡皮软管中抽出,此时玻璃缸内的液体将从橡皮软管中流出至接水器中。
注意:更换液体介质时,不可将仪器倒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