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483染色试验编织机织物疵点及排除方法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常州第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 1979 年,是纺工部指定纺织测试仪器生产企业,具 有五六十年开发,设计,制造各类纺织测试仪器和非标装备的历史。销售电话(13656116766)

  1.漏针:织物的直向有连续或分散未成圈的空档。
产生原因:a.织针针舌关闭。
b.两枚织针合并成圈。
c.针钩已无法钩线。
d.拦针板位置不正确,影响垫纱。

解决方法:
a.打开针舌
b.把织针分开成圈
c.换织针
d.调整拦针板位置保证纱线垫入针钩。

2.破洞:纱线断后造成线圈脱散。 生成原因:
a.纱线接头过大
b.针舌脱落或歪斜后无法退圈
c.织物稀密度过密
d.垫纱位置不正确
e.原料粗细和机号不配 解决方法:
a.打结应平整
b.换针
c.适当开稀织物
d.调整垫纱位置,使针钩尖不插入纱线,针舌关闭时不夹住纱 线
e.按原料粗细重新选用相配的机号,
(针数)的编织机 3.起毛:织物表面有断纤维 产生原因:
a.纱线所经过的导丝孔严重磨损
b.织针与沉降片的配合不协调
c.垫纱位置不正确
d.贮纬器绕线不均匀
e纱线张力过大 解决方法: a.更换磨损的导丝圈 b.调整织针与沉降片的配合 c.调整垫纱位置 d.调整绕线张力 e.适当减少纱线张力4.横条: 因线圈的长度不一致,使织物呈稀密差异: 产生原因:
a.张力不稳定
b.纱线经过的导丝口不光滑
c.织针与沉降片的配合不协调
d.贮线不均匀
e.三角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: a.排除波动张力的因素,使张力稳 b.更换导丝圈 c.调整织针与沉降片的配合 d.调整绕线张力 e.更换三角
Copyright © 2019 常州市中纤检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